荣耀CMO郭锐:从UI到OS是让设备更无缝地服务
2022-11-25来源:粉丝新闻
凤凰网科技讯(作者/贾楠)荣耀于日前在深圳举办了其首届开发者大会,并正式推出了MagicOS 7.0。除了命名上的变化外,荣耀还同时推出了诸如Magic Ring信任环机制,以及Magic Live智慧引擎、Turbo X系统引擎、MagicGuard荣耀安全等方面的更新。在发布会后,凤凰网科技也采访到了荣耀全球CMO郭锐,来了解更多荣耀关于MagicOS的想法。
荣耀全球CMO郭锐
从80年代开始,人们就在经历着各式各样的OS,DOS、Windows、塞班、iOS等等,不同的OS往往对应着不同的时代,以及不同时代下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需求。在郭锐看来,此时将MagicUI更名为MagicOS,是荣耀为了适应接下来人们对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新需求。在采访中,郭锐分享了一个数据,2022年中国消费者平均持有5台以上的智能设备。“到底是你在服务这些设备,还是这些设备在服务你?”这便是郭锐想去解决的问题,也就是让智能设备能够无缝地服务于人。
此前,荣耀CEO赵明在接受采访时便强调过荣耀的1+X+N战略是以消费者为核心,此次荣耀推出的Magic Ring信任环机制便是在这一问题上的实践。通过系统的识别、信任,来减轻不同平台、不同协议对消费者的负担。目前在荣耀自家的产品中,已经实现了PC与手机、平板的白动键鼠共享,用户需要做的只是把手机放在电脑一旁,然后在电脑屏幕边缘用光标触碰两次,便可以实现跨屏操作。省去各种配对、设置,用更符合直觉的操作,这种理念也更符合荣耀本身“以用户为核心”的生态布局。
当被问到第三方的硬件是否也会引进到信任环机制中时,郭锐毫不迟疑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,并与凤凰网科技分享到:"我们的四大根技术,面向开发者全面开放。这里面有22个Kits, 32个解决方案都面向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开放。有一百多家合作伙伴单位和我们有联合创新,其中很多建立了联合创新实验室。”在郭锐看来,荣耀在把生态开放给第三方之前,一定是要搞清楚自家设备在这些体验上的优势,然后才会跟有意愿的第三方厂商进行把控严格的生态开放合作,来提高消费者的体验。
荣耀MagicRing信任环机制
而相比于市面上许多开源平台,郭锐认为荣耀的开放与他们最大的不同在于包容。郭锐解释到,开源是贡献概念让人少走弯路,而开放则是荣耀尽可能去包容不同的协议和标准,让合作者尽可能少地做调整。比如这次荣耀在发布会上提到的底层双EE安全架构和Magic Live平台级AI,在这个两技术的支持下,荣耀通过与蚂蚁金融的合作,提高了用户在弱信号下的使用支付宝时的安全验证体验。对荣耀而言,与蚂蚁金融的合作是一个开放范例,让双方能够专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上。这样即使合作方不擅长研发,或不适配荣耀现有协议,只要荣耀认为这是对消费者的最优解,同时合作方有意愿的话,就可以去主动适配对方。
但这样的思路同样带来了主动适配工作量的问题。郭锐在采访中也坦言,荣耀现在要做的是把现有的生态伙伴创新优化好,才能面向未来介入更多的合作伙伴实现突破。对于发布会后网络讨论的“荣耀在未来可能兼容鸿蒙和iOS”等这些,郭锐表示还是要看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其他厂商的意愿,在这之前荣耀要做更多像荣耀笔记这样自家产品的开放合作,而不是急于去考虑和推进兼容其他生态体系。
在整个采访过程中,能感受到郭锐对于新的MagicOS以及开放平台合作的信心。在独立的两年里,荣耀一直在通过自身的努力摆脱曾经华为的影子,从之前的MagicUI、多屏协同一步步到现在的MagicOS、MagicRIng信任环,荣耀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属于自己的开放道路。或许在接下来的手机发展中,荣耀会在不同平台、不同硬件之间的协作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精彩推荐
- 吴克群重庆街头化身孩子王,漫步雾都诠释浪漫哲学
- 亿玺出品|《双生契》定档0923:月圆双修倒计时
- 肩负使命!张赫煊代表中国征战“丝路之星”,一曲《热》震撼展现中国音乐新魅力
- 《新民族舞大会》第二季收官!跨界共舞,九强舞者正式成团!
- 《我们唱起来》收官 用音乐讲述深情故事
- “女性的裙摆也可以保护女性”!刘诗诗暖心善举尽显女性力量
- 国内首个“小柯剧场音乐剧学院”,在泰山科技学院重磅揭牌,扬帆启航
- 爽炸!《制恶》今日爱奇艺上线 女军医血债血偿 撕碎间谍未婚夫
- 培养公告 | 好故事 拍出来——2025「青鸟」作家导演起飞计划
- 黄晓明:二十年公益路,让慈善成为一种习惯
- Ella陈嘉桦个人巡演首站官宣长沙 开启青春盛宴
- 陈瑶《照镜辞》开播!一人分饰两角再闯“分身赛道”!
- 《灼灼韶华》热播,茅子俊饰演热依扎“白月光”引热议
- 吴克群:到南昌就是“吴漂亮”,粉丝应援变“痛城”
- 新疆天文台逐梦星河 《新疆大地》带你用QTT望远镜聆听宇宙心跳
- 疆电入渝打造新时代能源新丝路 看纪录片《新疆大地》熊坤团队实现7毫秒供电奇迹